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规划信息

2022年计划报告

关于兴隆台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12月8日在盘锦市兴隆台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兴隆台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兴隆台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强力推进“四区一基地”建设发展举措,全区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向上”发展态势,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80亿元、同比增长5%,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0.6:36.4:63,产业结构合理;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75.2亿元、同比增长3.9%(区本级完成160亿元,高新区完成15.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8.5亿元(区本级完成12亿元,高新区完成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204.5亿元、同比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55825元、同比增长6%。

(一)全力以赴促产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第一产业运行总体平稳。预计实现增加2.4亿元、同比增长0.8%。全区水稻播种面积9.5万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可达5.9万吨以上,与去年基本持平;蔬菜总产量2300吨,同比增长1%;畜牧业生产运行平稳,肉类总产量略有增加。

第二产业运行稳中向好。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预计实现230.7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区本级28家规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产值58.94亿元,主要受长城钻探和西部钻井两家公司开采服务工作量下降影响;高新区56家规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产值171.8亿元、同比增长4.24%建筑业生产能力得到有效释放。总产值预计实现110亿元,拉动第二产业增加值正向增长。

第三产业运行稳步发展。全区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39.4亿元、同比增长6.5%。消费提振有力。完善消费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推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餐饮、旅游、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消费持续回暖,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及其他服务业等预计将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全区45家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预计实现商品零售额37.3亿元、同比增长12.6%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园投入运营,已入驻企业34家。人瑞人才BPO职场落户百年福街,建成蓝晶动漫艺术学校,星河文化、杭州魔筷、松然传媒等推动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线上消费、直播电商等一系列新业态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区域型总部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引进服务型总部企业5家、贸易型总部企业2家,引进25家西部民营钻井队在我区汇总结算,城市会客厅功能日益彰显,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房地产业运营稳健。全年预计实现新建商品房销售总面积7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完成商品房销售额38亿元、同比增长2%。

(二)全力以赴保项目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推动项目建设,制定项目专班行动工作方案,实施项目管家制度,69个项目明确包保领导和部门,全程跟踪服务,累计服务151次;全年累计实施项目86项,完成全年开复工指标的103.6%,其中:新开工55项,续建31项,复工率100%。新发地东北(国际)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摘地、当年开工。谋划储备20个“两新一重”项目,为发展积蓄动能。向上争取资金取得实效。围绕产业、基础设施、民生、环保、教育储备、地块包装6个方向包装项目111个,累计争取资金15.2亿元。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成立“精细化工及飞地经济”“金融贸易总部”“数字经济”以及“养老、医疗、教育”4个招商引资专班精准招商,累计“走出去”68次、“请进来”128次,对接企业312家次,预计完成签约项目22项,其中20亿元以上1项;实际到位内资完成100亿元,同比增长10%。

(三)全力以赴优营商环境,增强发展助力

推动线上“一网通办”,3641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入在用状态;12个单位55个电子证照完成录入,可实现政务服务网实时调用;依申请办理事项1319项,网办率100%。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现“证照分离”和“32证合一”;率先在全省实现出生登记(申报户口)、新版《社会保障卡》申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等事项,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通过企业开办集成化,将一般企业设立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社会投资一般经营性房屋建筑类项目审批时限由70天压缩到33天,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强化营商诉求平台办理功能,“12345”受理投诉案件8432件,满意率达97.5%。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治制度,大力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

(四)全力以赴抓建设管理,打造宜居环境

城区面貌持续提升。维修路面2.5万平方米、人行道板3.6万平方米;清洗排水管网15公里,清淤总量5400立方米。建成世纪广场步行道、钻井市场过街天桥;完成绿岛公园小微湿地、城市绿道提升改造,建设口袋公园5座,对城区内主次街路、公园广场开展补植补种复绿,新增绿化面积11.6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5%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持续跟踪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驻期间交办的涉及兴隆台区的7件9个问题群众信访案件,完善后续监管;市工作协调组通报的涉及兴隆台区8件10项问题整改已全部办结。螃蟹沟下游支流河整治、雨水管网改造等一批生态宜居项目启动实施,绿色发展成为我区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乡村建设提档升级。投资3215.2万元对6个农村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及农村水系连通等建设工程;全域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完成;完成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农村小型污水处理厂终端及提升站已调试运营;美丽胡家精品示范村一期建成,二期工程即将竣工,农村环境持续改善。

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充分利用“党建引领智慧治理”一网统管“城市大脑”综合指挥平台整合资源,新建桔子广场、辽河佳苑等5个高空望监控点位,接入危化企业、校园安全、物业小区视频监控点位921个;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考评体系,科学合理做好网格调整,新增、撤并后全区网格共有616个,城市管理体系日益完善。

(五)全力以赴强民生保障,共享发展成果

教育事业优质发展。丰富教育资源。兴隆、兴隆新城幼儿园投入使用,旺学府幼儿园完成前期建设,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73名;完成康桥学校、鹤乡小学扩建以及兴隆一小综合楼建设,迎宾小学扩建加快办理前期手续,神彩学校完成施工图纸设计,曙光学校完成施工准备。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组建9个教育集团,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100%;“区管校聘”改革作为改革创新优秀成果上报省委改革办。大力推进教育“双减”,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

就业创业成效明显。充分发挥产业园人力资源人才集聚优势,组织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51场,累计参加招聘企业1854家,达成就业意向2641人次。开展职业培训31班次,扶持创业带头人155人、带动就业465人,全民创业3000人、带动就业6000人;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1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8%,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社会保障稳步提升。深入开展教育帮扶、医疗帮扶、住房帮扶、社会帮扶,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发放低保及低保边缘对象低保金1340.7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2069.2万元、失业补助金1138万元、稳岗返还资金2363.8万元。继续推进以医养结合综合体为基础、居家养老与社区日间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宝石花永祥医养中心、乐居胜利社区康养中心投入使用,辽河佳苑居家和社区医养服务中心试运营。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累计接种852327剂次;建成兴海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具备日核酸检测能力1000人份。加强医养结合,兴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宝石花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正在进行项目建设方案和场所改造设计。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兴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通过省级验收,全区有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为先进单位,6家社区卫生中心达到标准,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疫情起伏反复和后疫情时代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我们做出了科学有效的应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向前。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道路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疫情的不确定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仍然存在;消费增速放缓,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速回落明显;项目储备不足,数量少、规模小,投资拉动形势严峻;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巨大等等。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积极应对,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三篇大文章”,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四区一基地”为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而努力奋斗。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1亿元(其中:区本级完成130亿元,高新区完成16.1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区本级完成13.5亿元,高新区完成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城区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严格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压实防控主体责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堵住所有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强化精准管控措施,抓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环节的疫情防控,对各个重要交通关口、重点区域人群从严从细从实加强防控力度,做到见势早、反应快、研判准。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特别要做好加强针的接种工作,以最快速度筑起全民免疫的坚实屏障。

毫不放松地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抓好主要经济指标调度,加强监测预警,及时跟踪调度,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保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稳定社会预期,坚定发展信心。全力稳定企业运行,在有效实施宏观政策、企业复工复产、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等方面推动积极举措,开展“千人助千企”活动,深入一线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供应链、产业链、销售链、资金链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精准服务,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保障涉税企业稳定运行。

(二)全力稳增长优结构,不断夯实产业基础

做大做强总部经济。瞄准建设“区域性总部基地”这一方向,培育一批产业定位准确、发展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总部经济和功能街区。继续积极吸引为长城钻探西部钻井、吉林油田、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等大型油气田服务的企业入驻我区。充分利用全市80%以上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坐落在我区的区位优势,加大力度引进服务金融和类金融机构。大力引进区域型总部和研发中心、结算中心,紧密跟踪深圳锐明石化运输智慧路等总部项目,打造科创型总部。全年引进总部基地10家以上,至少建成1家科技孵化器,盘活存量楼宇5000平方米以上。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壮大数字经济产业园规模,提升运营能力和水平,继续吸引数字产业企业入驻园区,打造数字经济企业集聚中心。深度布局电竞产业链,出台针对性政策,培育引进电竞企业、举办影响力较大的全国性电竞比赛和电子产业论坛,鼓励支持电竞产业形成规模。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加强与华体、华为、海康、阿里等上市公司合作,围绕“智慧盘锦、数字油田”拉长数字产业生态链。推动北方国际商品交易公司建设国内功能最完善的国际化石化商品电商贸易平台,打造东北地区数字领军企业。推动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和智造工业融合发展、共同发力,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把更多数字经济领域优质资源引入我区。

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提档升级东部、南部、中部特色商业区域。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形态,依托网络深入推进商业模式和供应链、价值链创新,创建“店商+电商+服务商”的模式,提升商业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会展经济,培育和举办文化产业、农副产品等地方特色展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好百年福街国家AAAA级景区申报工作,申办“芦花节”“全民健身节”,整合楹联节、动漫节及各类文化艺术展,以广厦艺术街、桔子广场、百年福街、辽河口老街、步行街为依托,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带动辐射功能突出的夜经济体系和后备箱培育工程。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强化项目管理服务。继续落实规建会议、区级领导包扶重点项目、项目管家等工作制度,促进项目推进过程中各要素快速落实,全力推动新发地东北(国际)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狠抓项目谋划包装,围绕“一带双创”、工业强区、生态立区、数字经济、提升城区品质和改善民生包装高质量项目50个;加强国家资金重点投向和政策研究,加强对上沟通,全力以赴做好“三争取”工作。强化招商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精细化工专班、总部经济专班、数字经济专班、金融总部专班和医疗、养老、教育专班作用开展精准招商,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端优质产业项目,让项目建设牵引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交流活动,为企业搭建外联平台,对接项目和资源,推动以商招商。抓住高新区协同发展契机,围绕“一带双创”,与高新区协同做好北斗小镇项目规划建设;大力引进“三新产业”项目落户高新区,加快推进赞南科技化工项目及北新建材新型石膏粉等项目落地。全年签约落地项目25个,实际到位内资105亿元

(三)着力推动深化改革,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一网通办”新突破,依托“辽事通”推动“高频刚需”便民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开展电子身份证明、电子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亮码扫码”,力争做到政务服务事项100%“掌上办”“指尖办”。持续精简行政审批,实施“四减”举措,依法清理简并多部门、多层级重复审批,该下放的权力全链条下放,突出事权协同性、系统性。建立完善项目审批代(帮)办服务制度,推动地产类投资项目从立项至发放施工许可49个工作日办结、工业类项目从立项至发放施工许可33个工作日内办结。加强政务服务驿站标准化建设,健立区、街、社区(村)三级服务体系,打造11个街道社区政务服务驿站样板,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

持续深化财税改革。做深“一街一所”财税体制改革,利用多方式、多渠道增加财税收入,全面推动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同步提高。全面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实行预算支出标准化,全周期管理、动态监控财政资金。加强政府债务管控,积极争取化解政府债务试点区,确保稳妥化解债务风险。稳步推进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深入实施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存量国有资产手续办理,梳理各类优质资源资产注入国有公司,壮大国企资产规模,加快打造AA级融资平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四)深入推动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协同新格局

融入全市发展大格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全面融入全市“一轴连五城、一带润双创”战略布局,做好重点片区专项规划。打造11.75公里辽河“一带双创”产业带,谋划文创谷、数字小外滩、科创城产业布局,着力引进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总部经济项目、科技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以及智慧化新型商业街区项目。与其他县区共同研究实施飞地项目,吸引贸易类、总部类、楼宇经济类项目落户我区。积极推动与高新区协同发展,全面实施政策共享、项目互落、人员互用、信息互通,积极布局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项目,助力高新区晋升国家梯队。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抓好美丽胡家建设,支持国有资本与优质民间资本合作;完成上房村美丽示范村建设;高标准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项目的提升和改造工程,建立完善农村饮水、小污等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实施我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深入推进油地融合发展。落实常态化油地协商机制;积极参股中油产业发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油田维保服务产业群;与辽河油田研究盘活低效矿区用地,增加我区用地指标;利用油田废弃井场建设城市口袋公园、便民设施;建立长效机制,共同整治输油气管线安全隐患。继续完善油区道路建设、美化环境卫生,推动文化、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共享;加快公共卫生一体化发展。

(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宜居兴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在突破水、巩固气、治理土上下功夫。开展螃蟹沟下游支流河生态整治、曙光七分厂边沟清淤,启动曙光污水处理厂建设;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对工业企业排放、工地扬尘、燃煤锅炉排放、烟花鞭炮燃放等问题加强监管,确保重点时段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持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能耗双控,严控“两高”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扩大绿色低碳能源供给。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市政泵站系统化运行、黑臭水体治理,确保断面水质达标。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党建引领智慧治理” 平台优势,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升级“兴隆城市大脑”,完善“兴隆决策指挥系统”功能,推动部门业务信息实时在线、数据实时流动,实现政务治理能力现代化。拓宽智慧城市领域,打造执法、交通、停车等智慧平台,让数字化管理全面升级。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治理、惠民于一体的社区治理体系。

(六)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建迎宾幼儿园,装修旺学府、爱顿、霞光府、天玺城等4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学前教育普及率达到95%。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校园建设投入,实施迎宾小学改扩建、一高中宿舍楼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曙光学校和神彩学校建设进程。继续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提升“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效,精准解决学科结构不均衡问题。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建设10所智慧校园试点学校,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持续开展教育“双减”工作,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各项稳岗就业扶持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和针对性帮扶;利用人力资源产业园及大型商业广场开展专场招聘会50场;全年实名制新增就业11500人,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施精准服务保障,持续开展好各项社会救助,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依托辽油宝石花医院医疗优势,继续推进以医养结合综合体为基础、居家养老与社区日间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第二批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改造项目以及区养老院、福利院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2021年启动的6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继续推进荒地区域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房屋征收工作。

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和防控救治体系,筑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继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积极推进惠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兴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项目投入使用,鼓励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注社区医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

推动文体事业发展。深入推进街道文化站创新服务改革,建设区文化馆、图书馆以及街道、社区总、分、支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三级联动文化服务平台;推进博物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积极申报国家AAA级景区;完善区域公共服务资源与基层共享共建,服务下沉开展文化活动联办。

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统筹发展与安全,处理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粮食安全、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综治信访等重点领域各项工作;狠抓城镇燃气及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继续完善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立体化防控体系,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各位代表、同志们,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征程,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赶考”的心态、“冲刺”的状态、“奋进”的姿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走进兴隆台区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为奋力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优、发展活力足的振兴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词 解 释

 

1.六稳、六保“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重强抓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

3.三落实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

4.三新产业即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产业。

5.一街一所结合我区实际,实行一个街道一个税务所的街道财政体制改革。按照“下划收入、核定基数、增收分成”的工作思路,适当向下倾斜分配财力,以统一标准核定基期年的收入基数,明确街道事权和财税收支范围,构建科学公平、分配合理、激励发展的街道财税管理体制。

6.一网通办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规范网上办事标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搭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总门户、整合政府服务数据资源、完善配套制度等措施,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只登录一次即可全网通办。

7.证照分离即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

8.32证合一整合涉及人社、住建、财政等部门的32项涉企证照事项,实行“32证合一”,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多部门跑路、提交多套材料、携带多个证件难题。

9.区管校聘“区管”即建立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统筹使用的新机制,合理配置区域内教师资源。“校聘”则意味着建立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按岗聘用、竞争择优、强化考核的新机制,落实中小学用人自主权。由区级教育部门按照公开招聘的政策规定,制定区域内教师招聘方案并组织实施。由学校负责做好教师考核评价、支撑评聘、薪酬分配等管理工作,全面落实聘用合同管理。

10.教育“双减”即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1.“三保”工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12.四区一基地营商环境最优区、现代服务业先导区、现代化文化教育强区、工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区域性总部基地。

13.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14.一轴五城“一轴”指以向海大道和中华路为主体,纵贯南北的城市空间发展轴;“五城”指沿纵轴串连盘山、双台子、兴隆台、大洼、辽东湾五个区域节点,构成主城区、副城区和产业集聚中心区。

15.一带双创“一带”指辽河生态景观带,重点打造“一河、两岸、三区、八园”的景观绿带;“双创”指科创、文创,科创重点打造辽河北部、辽河南部两个科创园,文创重点打造“3+7”文创产业集聚区。

16.三新项目即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项目。

17.“两高”项目即高能耗、高污染项目。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