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top_img.png

创意来源于生活 厚积才能薄发

发布时间:2019-06-05 浏览次数:963

摘要:丰富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国际竞争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近年来,机器人教育在中国发展非常迅猛,这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一股清流。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十分重视中小学信息化发展,同时为中小学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为广大中小学生搭建了一个探索、创新、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

为落实邓小平“计算机要从娃娃做起”的指示,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普及,我校鼓励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用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6年学校接到一个机器人比赛通知,因学校之前并没有机器人活动队,错过了比赛。于是我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对电脑制作活动实施项目负责制,制定了管理规章制度与督促检查、表彰、奖励措施。同时,尽可能的提供资金支持,满足活动开展、教师培训。根据电脑制作活动的需要,学校配备了专门的创客网络教室和电脑制作活动的专用工具、书籍,另外还配备了电脑哦制作的专兼职辅导教师,并吸收了美术、语文等其它学科的教师参与辅导活动。

学校还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教学电脑基本知识、电脑绘画软件,并让学生学会上网查阅资料等。学生掌握了电脑制作基本技能,为电脑制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意识、科技素养大幅提升,全面推动了学校发展。

“机器人太好玩了,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单片机、传感器、驱动电路的性能和工作原理,掌握了重心、摩擦力、光电效应、转动惯量等物理知识。我很喜欢。”课下与一个机器人活动队的学生交谈时他这样说。我们发现,如果机器人活动仅仅围绕比赛来开展,那么它在教育中的作用就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为什么不让它走进课堂呢?为什么仅是活动队的几个学生,而不是所有学生参与呢?

机器人教育的趣味性、逻辑性、科技性,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创新,合作意识越来越增强,实践能力越来越提升,良好的教育效果日益显现。由此在辽宁省第十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我校赵唯壹同学荣获辽宁省第十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小学组 电子板报三等奖,盖艺文同学荣获辽宁省第十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 小学组 网页设计  三等奖   ,阎祖涵同学荣获辽宁省第十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 小学组  电脑动画和计算机程序设计  三等奖。

5月24日和25日,我还带队领着孩子去沈阳参加了辽宁省第二十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大赛,虽然我们和孩子庆祝了不少心血,然而孩子成绩不理想,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本校对于创客wer能力挑战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以及“太空之旅”挑战赛等赛事经验不足、准备不到位等问题。结合本人参加活动的一些感受,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创意来源生活,厚积才能薄发

在之前的培训活动中,多位专家一直提到,而且多次提到了一个字眼:“创意”。创意是一件作品的灵魂,有了独特的创意,这件作品才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令人眼前一亮的独特特性。创意来源于什么?专家告诉我们,创意来源于对生活无微不至的观察和一丝不苟的思考,以及大胆独特的联想与拓展。有了这些,学生们才会从或平凡,或动感的生活中发现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素材、想法、创意。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电脑制作活动发展到今天,特别是网页、电子报刊等作品不断发展,已经由原来的简单的知识的收集和整理发展成为以电脑制作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实践和综合实践活动为基础,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有利条件,为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精神态度以及积极探索,奋斗不息等素养的形成提供帮助。

也就是说,今天的电脑制作的内容更加提倡实践性和眼镜行学习的元素,电脑制作活动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以学生实践和探究活动为基础,为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以及个人素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电脑制作活动真正为学生多彩的生活的形成和健康成长提供了帮助。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有方,创新得法。

电脑制作活动要求作品要有创新,而且鼓励创新,但是创新并不是把自己关在家里闭门造车,借鉴和学习他人优秀的作品和优秀的经验做法,是我们提高自己创作能力和水平的一条捷径。但是借鉴并不等于抄袭,借鉴固然重要,创新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在辅导学生进行电脑制作作品的制作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有方法,有原则,有创新地借鉴和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和做法,使电脑制作活动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能力,丰富学生多彩生活的一方净土。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盘锦市兴隆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30012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2020012352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0302000005号

联系电话:0427-2989069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