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兴隆要闻

解决群众诉求 改善住房条件 ——兴隆台区加快推进新村小区一区危房改造民生项目


    家住新村小区一区(钻工村)的赵宪华一直关注着小区危房改造民生工程的进展情况。“想了这么多年,盼了这么多年,这次政府投资进行危房改造民生工程,就地翻建、原址回迁,真是解决了我们多年的‘心病’,现在就盼着能早点搬进新楼。”这次全区启动的大规模危房改造民生工程将使新村小区一区600多户居民受益。

    居“危”思安  群众期盼大改造

    新村小区一区(钻工村)位于钻井中学以东、阳光国际小区以西、兴油街以北,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兴隆台区最早的居民楼区之一。小区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有住宅楼17栋,650户居民绝大多数为油区职工及家属。砖混结构的楼房经历了近四十年的风吹雨打后,隐患重重。辽宁省建筑科学院对房屋质量进行鉴定后得出鉴定结论:盘锦市兴隆台区新村小区一区3—11号楼综合鉴定评级为C级,属危房。

    对危房进行改造成为新村小区一区居民最迫切的愿望。从2008年起,新村小区居民多次到油区以及市、区政府反映问题,要求对小区进行原址翻建,改善住房条件。家住小区3号楼3单元401的赵宪华是辽河油田运输公司的退休职工,上世纪70年代第一批搬进小区的住户。提到危房改造民生工程,他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小区的建筑结构不合理、户型面积小,大多数房子只有40多平方米,卫生间不足1平米,限于当时的条件,也没有做防水设计,邻里之间这些年因为漏水多了不少纠纷。一楼下雨就积水,还有外墙体开裂、电线老化等问题,我们住得胆战心惊,天天都盼着对小区进行改造。”

    辽河油田矿区物业管理处处长郭洪平介绍说,针对群众提出的改造诉求,物业处提出了对危房加固的方案,但大多数居民不同意。出于各种原因,物业处无法对危房进行原地翻建。之前他们曾经算过一笔账:对钻工村的危房改造原地重建,每户要贴进10万元,钻工村600多户居民,启动这项工程要投入近7000万元。为此,油区多次同市、区政府商讨,寻求政府支持以解决群众诉求。

    为更好服务油区生产生活,切实提升民生福祉,按照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兴隆台区政府于2017年将新村小区一区全部17栋住宅楼纳入危房改造民生工程计划,并委托盘锦同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建设。

    认识模糊  “危改”遭遇“肠梗阻”

    得知政府要启动危房改造这项民生工程,社区居民拍手称快。社区书记杨艳说,在改造工程启动之前,政府曾经下发危房改造征求意见书,三天时间内98%的居民都在征求意见书上签了字、摁了手印。2017年7月25日改造工程启动,到8月中旬就有500多户居民签订了改造协议。

    兴隆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学智介绍说,危房改造民生工程根据群众意见,采取的是就地翻建、原址回迁的安置方式。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危房改造安置政策,并针对贫困户、大病家庭等困难群体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全力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社区居民们非常高兴,积极支持危房改造民生工程。截止目前,一区650户居民已有570户签订了协议。

    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一些居民把危房改造这项民生工程与商业开发划上了等号,提出了政策以外的诸多要求。现在小区居民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签字派”认为那些“拒签派”的诉求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危房改造工程的推进进度和一区居民的整体利益,给签订协议的500多户居民带来了损失。“拒签派”则认为“签字派”的提前“叛变”影响了他们的预期利益。

    “部分居民受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对危房改造民生工程政策不理解,提出一些不合理诉求。我们也希望这些居民配合工作,确保这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让新村一区广大居民早日搬进新居。”尹学智说。

    提档升级  新居尽显人性化

    居民代表丁纪颖是新村小区一区社区的老住户,她回忆说,新村小区的居民楼曾是兴隆台区的地标式建筑,当时区政府和油田的办公楼还没盖,一提“去大楼”指的就是这片住宅区。从帐篷搬进新楼,大家都很高兴。随着时代的发展,房屋的诸多问题逐步显露,大家的烦恼越来越多。这次政府启动危房改造民生工程,彻底解决了大伙的“心病”,大家举双手赞成。“不但房子是危房,小区的公用设施也都破旧老化了,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小区里的老人挺多的,这样的居住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我希望改造后的小区是一个现代化的生活小区,每天在小区里遛弯、跳操、组织个活动啥的,心里得多美。”

    改造之后的新村小区将实现提档升级,满足丁纪颖的愿望。危房改造民生工程项目的承建方委托北京一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对新村小区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根据规划方案,危房改造后建设的新楼将采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建筑单体布局注意朝向及景观视线的均好性,在实现与螃蟹沟沿河景观相互呼应的同时,通过住宅间的景观布置、小品组合,创造层次丰富的小区内部景观。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在小区入口、路网、绿化、节能设计,组团式布局、户型设计、配套公用设施上尽显人性化,新村小区将在原址上重生,实现旧貌换新颜。(宣传部)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及省市干部会议精神...
下一篇: 省教育督导组到我区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复查